白丁往來誌

我做緊一個關於喜茶嘅社會人類學研究

31 May 2019 by 公子夜王 source and discussions

其實我應該開喺學術台但我想多啲人睇到同討論。我知呢個post好長,但希望大家可以睇完佢。

睇咗飲喜茶有咩問題嘅唔同post,咁啱小弟份碩士論文係探討有關喜茶呢個流行飲食文化對香港人身分認同嘅影響,所以想分享吓自己嘅見解同埋想同大家討論吓喜茶文化呢個現象。

係咪咩都要同政治掛勾?
其實每個行為背後喺社會任何層面上都會有佢嘅權力(power)、意義同影響。飲喜茶作為一個社會上嘅消費行為(consumption),就會有佢本身喺社會上嘅權力同含意。Pierre Bourdieu對社會上嘅消費行為進行過研究,提出「區隔」(distinction)呢個概念,意思係唔同個體嘅品味判斷會造成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嘅差別,從而造成社會上存在唔同群體同階級。我哋嘅消費模式會影響我哋嘅品味而久而久之成為咗我地嘅習慣,最後就會成為身分認同(identity)嘅一部分。

飲喜茶係咪要政治化?
Michael Billig提出過「平實民族主義」(banal nationalism)嘅概念,指我哋嘅喜好習慣、每日做緊嘅事都係一種民族身分認同嘅體現,而透過重複性嘅行為都會強化我哋對該民族嘅身分認同。當然純粹飲喜茶呢個動作唔會同政治有咩關係,但現實就似Bruno Latour所講嘅「行動者網絡」(actor-network)一樣,所有事物係緊扣關連而互相影響。正如你買喜茶,你可以用wechat order,然後你又可以用wechat pay/alipay畀錢,甚至有人會為咗喜茶去埋深圳。呢啲行為單一咁睇好似唔會對你認同自己係香港人嘅諗法有咩影響,但當同時間有多個「單一事件」多角度影響緊你嘅時候,你就會慢慢地被潛而默化,慢慢地喺行為上成為咗一個「中國人」,而對應返上一個部分,呢啲習慣就會形成你嘅身分認同。

換個講法,呢種文化嘅流入可以講係一種「軟實力」(soft power),而佢隨之帶嚟嘅改變係一種「黏性實力」(sticky power),意思係當你一開始受到影響嘅時候,你就再無辨法擺脫,例如係社交媒體、電子貨幣嘅應用。你會開始習慣從而依賴,但你永遠唔會覺得對你有咩影響,可能只係會講句「__啫,唔需要咩都政治化嘅」。配合埋政治修例、基建設備、人口政策、商業呢啲「銳實力」(sharp power),香港就係咁一步一步被改變。

所以,無論係用簡體字幕又好,飲喜茶又好,甚至睇日本動漫都好,喺香港呢個社會背景甚至個體嘅詮譯入面呢啲行為都包含一啲意義同權力影響其他人。呢啲現象、流行文化、行為唔係單一咁影響緊香港呢個地方,而係作為一個強大嘅網絡同時間多方面咁影響。技術上嚟講,單一咁睇飲喜茶呢個消費行為並唔算係一個文化侵略(cultural invasion)嘅,但當佢配合埋其他文化、基建、社會上嘅改變,例如簡體字、抖音、wechat、港珠澳、一地兩檢、逃犯修例等等嘅應用嘅時候,呢一整個網絡就足以構成一個新殖民統治(neo-colonisation)手段。

唔講喜茶呢個品牌係有意定無意咁打入香港市場,但佢對香港嘅政治影響力係一定存在。因此希望大家消費嘅同時唔好忽略佢背後嘅力量。最重要係記得自己香港人嘅身分,消費外來文化嘅同時要好好守護本地文化。

如果有睇哂嘅巴絲多謝你#adore# ,希望大家都為香港出一分力。#hoho#

++++++++++++
部份討論
++++++++++++

#4
//理論上係咁,實際上仲有好多因素影響,身份認同唔係一件兩件事就改變到,特別係對於年紀大啲嘅人(過咗追求身份認同嘅年紀),身份認同往往會固化,就好似點解一堆中國人移民外國,但仲認為自己係中國人咁。
1. 喜茶可唔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喜茶只係中國企業,佢所帶黎嘅影響力未必包含中國文化同身份認同嘅元素。就好似我食得多麥當勞,都唔會增加我對「美國人」嘅認同感;食多幾餐爭鮮,都唔會增加我對「日本人」嘅認同感。
2. 普遍喜茶嘅消費者會飲幾多次?除非佢地日日都要飲喜茶,唔係嘅話一次半次嘅消費所帶黎嘅影響力微乎其微。//

無錯,我都好同意實際上仲有好多因素去影響。不過作為一個香港人,我嘅角度只能夠從insider出發去思考,如何守護香港本地嘅文化係我最核心嘅考量,但喺呢個問題之前我哋要先意識到外來文化嘅影響力。

回應1:呢個正正就係問題之一,點解喜茶呢個品牌擺脫唔到「中國」呢個形象同埋連結。首先我唔係講食物本身,即係唔係話食壽司就被日本文化入侵、食漢堡包薯條就親美啦。我思考嘅角度係點解其他品牌例如starbucks同麥當勞佢地做到本地化(localisation); 或者無人會批評其他人用中國銀行或者其他中國較老一啲嘅企業,雖然喜茶個老闆就話要做到係中國嘅starbucks但喜茶就一直甩唔到中國品牌嘅形象。

我暫時睇到嘅原因有兩個,第一係本身「奶蓋茶」文化氣味(cultural odour)太強。呢個飲品嘅獨特性,即係芝士+水果+茶呢個食物組合喺市場上係一個非常創新而反傳統嘅飲品,導致消費者對佢嘅印象就係一個中國嘅流行飲食文化嘅產物(同海底撈火鍋+拉麵表現+修甲嗰種服務配合相同道理)。就好似一講起芝士奶蓋茶就會諗起喜茶呢個原來。反觀starbucks,麥當勞,爭鮮等等嘅品牌賣嘅食物相對的「平凡」,有唔同嘅品牌販賣同一類型嘅商品,而且成功做到本地化,相對地較易令香港人接受。香港麥當勞同茶狼都有出奶蓋茶但佢地本身一開始嘅品牌形象係販賣其他較「平凡」嘅食品飲品,所以相對地較容易接受。

回應2:基於研究保密原因我唔能夠喺其他平台講訪問受訪者嘅結果,但已知嘅係有消費者可以為咗喜茶而突登去某個地方飲,或者係regularly去深圳飲。再者,除咗次數嘅問題會帶來影響外,影響嘅深度同埋概念嘅植入都不應該被忽視。加上我嘅立場都係純粹消費喜茶唔會帶來強大嘅問題,但配合其他方面嘅改變,慢慢地改變整個觀念同視野係我哋應該要去注意嘅

多謝你嘅回應,我呢個研究仲進行緊,如果有興趣可以keep住update

#14
//其實奶蓋茶係台灣嫁
十年前我仲係中學雞果陣貢茶已經有
只不過以前果d唔好飲唔吸引
喜茶係第一個將呢樣野打響名堂咋
咁只係代表佢做左d野比人地做得好
係自由市場裡面打出一片天
我就冇飲過既,但奶蓋茶呢樣野的確唔係支那創造
而且支那冇咩政策係有利喜茶既發展
所以得出”佢做得起係因為佢真係吸引到消費者”既結論
我會覺得你飲唔緊要,去支那玩都唔緊要
但一定要保持時事觸角
你要去食元素周期表冇所謂
唔好上兩次深圳就話祖國強大呀好過香港呀:o):o):o)
年中大把人去支那叫雞,唔緊要
唔好撚娶支那婆帶埋落香港就得啦#fuck#//

多謝巴打指正#adore#
我覺得就係喜茶呢個品牌形象做得太強硬,當然可能唔少得傳媒嘅「幫助」。的確我有已知嘅資料係消費者提起喜茶就會自動連結到芝士奶蓋茶同中國,可以話佢成功亦都係喺香港被污名化嘅原因。

我開post嘅原因都係同你講嘅差唔多,消費中國嘅嘢唔係問題,但要識得critical去諗點解同點樣去消費。

我諗法係:希望大家一直記得自己係香港人

#25
//乜真係喜茶間公司宣傳得太強硬咩?我自己就覺得係有啲本土撚為咗捧個文化侵略嘅「代表」,先隔硬煲到喜茶個規模咁大
你睇返其實喺支那,喜茶大部份生意都係喺廣東同一啲大城市,未到嗰種無孔不入、國企咁嘅level
而同時間,好多支那嘅飲食文化,啲成日屌喜茶嘅本土撚都好少批評,其至自己都好享受,例如雞煲、譚仔,好難唔怪人質疑當中嘅雙重標準。
同埋如果跟返呢個「大家鍾意喜茶就會去支那,久而久之會帶埋朋友去支那,曝露喺更多文化侵略」嘅論述,喜茶嚟香港開,啲人飲喜茶唔使再去支那,咁比起文化入侵擴大唔係更應該話佢減少咗文化侵略?//
可以怪香港個「文化根本」太薄弱,啱嘅其實喜茶本身無錯,只係嚟到香港呢個context被人意識到變咗一種入侵。消費其他文化產物無錯,不過最理想嘅係先於呢樣之前,大家可以愛惜吓香港自己嘅文化。 即係食米線之前可以考慮吓食茶餐廳,食雞煲之前考慮吓港式打邊爐、大牌檔嘅話,其實做啲咩食啲咩不會變咗一種罪。
另外我搵到一個好有趣嘅點係即使香港開咗喜茶,都會有人寧願去深圳飲都唔會喺香港飲,咁嘅諗法已經初步咁改變我哋嘅日常生活。

#32
//關於Starbuck同麥當勞個類比有d唔同意,Starbuck同麥當勞本身係一個美國既文化符號同時代表緊一種美式既生活方式。就算佢地幾嘗試努力本地化都好,只係可以淡化本身既象徵。但係當佢地要進入一d有強烈飲食文化既市場,當地人都唔會接受佢地。最明顯係當初麥當勞入法國同Starbuck入意大利。Starbuck到今時今日都係意大利佔唔到一席位。
喜茶之所以係香港受歡迎,係因為無一個rivalry既本地文化。你可以話奶茶係一個接近既對手,但係你都有講到喜茶有佢既獨特性。我覺得樓主可以比較研究下喜茶係香港同bubble tea 係外國//

#111
//樓主會唔會睇埋除左喜茶以外嘅消費行為?
首先前提係消費會影響身份建構
而身份建構嘅過程係流動 唔固定嘅
你放得越多野入去”我”呢個schema入面
咁”我”嘅身份係應該愈複雜 愈豐富

第一係個人本身消費模式比例上有幾貼中國
一個有9成消費/行動係喜茶,wechat etc. 同一個得1成消費/行動係同樣野上嘅人相比
後者身份會係點?
(因為我認為消費範圍愈廣 對身份認同嘅影響愈細)

第二樣就係時間嘅轉變
正如啱啱咁講
會唔會有咁嘅可能
有人5-6年前好迷日本
大多數消費係日本上
而依家嗰個人消費行為變左
多左消費都係中國相關嘅產品上
佢身份又會唔會變?//
中文大學十幾年前出過一本書叫Consuming Hong Kong就係講消費對香港人身份建構嘅影響
另外因為篇幅所限唔可以寫得太多,但我係想做scale大啲嘅research例如整個香港對中國流行文化嘅consumption咁
我覺得一二點都好有趣呀,可以成為個別獨立嘅研究。
唔好意思我暫時仲係能力有限[sosad]

我想喺度講清楚少少關於我個研究方向,當然因為有research ethics我唔可以講得太詳盡。我嘅研究興趣係消費、流行文化、新媒體同身份認同之間嘅關係。而因為我係香港人,所以我想做返自己地方嘅研究,因此我只能夠從「主位」(emic)即一個insider嘅角度出發,但唔代表我會喺研究中有偏見。

其實呢一個小小關於喜茶嘅碩士論文只係研究「香港人嘅消費模式(consumption)對自身嘅文化身份認同(cultural identity)影響」嘅其中一小部分。有留言嘅巴打講得啱,呢一個框架套用喺其他現象度,我希望用呢個研究作為研究香港人身份認同嘅開端。對於消費者行為如何構成香港人身份認同可以先參考中文大學Gordon Mathews同呂大樂合輯嘅Consuming Hong Kong,而其後都有一定數量嘅學術研究研究香港人嘅消費模式對社會各方面嘅影響。

點解要揀喜茶作為研究主題?
當然要理解哂整個香港同香港人嘅文化唔係單單講喜茶呢一個爭論就可以知道。呢個社會所有人事物都有研究價值,我揀喜茶嘅原因係:
第一,喜茶呢個熱潮夠新同埋夠貼近現時香港嘅context,而以我所知學術界都未有有關bubble tea嘅研究(有錯請指正),我覺得有得做。同埋我希望可以用新鮮啲嘅角度研究貼近生活嘅事,拉近學術同大眾文化嘅斷層。
第二,作為一個insider我觀察到一個有趣嘅現象就係香港有咁多間茶飲店,點解只係得喜茶呢個品牌或者飲喜茶嘅人會被人批評,而其他消費者唔會呢?但同時間又繼續有好多人去排隊消費喜茶。我希望可以搵出呢一個飲品有咩特別可以製造咁大嘅noise。
第三,就係bubble tea呢類茶飲店嘅定位好特別,佢既唔可以同cafe直接比較,喺香港又可以用冰室茶餐廳作比較,所以先想借呢個機會再詳細探索。

份論文其實係點?
我major係人類學,所以整個research methodology係以參與觀察(participants observation)為主,即係參與特定人群嘅生活,透過較長時間嘅觀察同分析去找出結果。話明係特定人群嘅觀察,咁當然我嘅調查結果唔可以代表一整個文化,當然會有例外(即使quanti都係)。而我會根據搵到嘅結果去討論喜茶呢個流行文化有否或如何影響香港人身份認同嘅論述。我嘅研究現時都係進行中嘅階段,所以結論係仲未完全有,有問題有錯誤請大家見諒,亦歡迎大家討論。只不過因為保密問題我唔能夠完全公開住,但我會喺完成後搵一個平台公開,因為希望多啲人關心香港嘅事。

咁你個post做咩?係咪玩鳩連登仔?
如果我之前嘅發言令大家有誤會先同大家講聲唔好意思,而我絕對唔係要去證明邊一方正確或者錯誤,世界上應該除咗數學都無絕對正確存在。我出呢個post嘅原因係因為見到近日連登有好多關於喜茶同反送中嘅討論,而咁啱我又做緊相關題目,所以想借呢個機會分享目前為止研究嘅結果嘅分析,提出一個可能性令大家思考,或者嘗試用唔同角度思考。而我都想聽不同嘅聲音,除咗訪問喜茶消費者外,都想同連登巴絲討論吓點睇喜茶呢個文化。接收多方嘅聲音可以令我對呢個研究嘅理解更加全面。

最後,喺學術上我真係仲有不足,但我相信無嘢係絕對啱,所以歡迎大家繼續討論。我無諗到個post會一日咁大迴響,我會陸續睇哂大家嘅留言同回你哋。希望大家都為香港地出一分力

#181
//利申返 我唔係Consumption sociology 既specialist
所以呢方面俾唔到theoretical suggestion
但因為我係做language and identity Bourdieu既野我大學都讀哂咁濟 所以熟的//
巴打你講嘅嘢都好有用,其實我主要係想搵出呢樣嘢有人反同時有人撐,有咁大tension嘅現象,我希望可以從兩派人嘅角度都出發到,#1只係我觀察嘅其中一部分。

關於bourdieu嘅habitus其實我嘅思路係: 喜茶呢個文化製造咗一個好似cultural capital咁嘅資本,睇吓班KOL同埋ig users (我範指消費者啦),有無消費喜茶成為咗fit唔fit to the norm嘅一個準則,而打卡就成為咗必然嘅etiquette。Good taste同bad taste嘅其中一個準則就係你有無去緊貼網上嘅流行文化去消費,你無消費就係out of the group/norm。我知呢個位用class可能唔太適合,但我主要想帶出嘅係喺contem culture入面呢啲所謂trend造成一個類似class distinction嘅嘢。

我唔知啱唔啱,有錯真係請指正。 同埋呢啲係我based on observation嘅推斷,我做人類學一定會有一個自己嘅角度去睇一件事,呢個都係人類學嘅一個盲點,我唔知我咁諗有無問題,但都會有人話我有assumption。

其實我份嘢未完全公開得所以1999真係唔好意思,同埋Foucault嘅social constructivism我覺得都有機會用到,但要等整個observation完哂先可以有定論,廢是咁早下判斷。

Exit mobile version